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

008.修行的核心:我、無我、真我

修行的核心:我、無我、真我


修行的主體在「我」,「我」這個人在醫學、物理學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眼理有著極大的分野。當代醫學將人體區分為運動系統(system)[1]、神經系統、內分泌系統、循環系統、呼吸系統、消化系統、泌尿系統、生殖系統以及免疫系統等九大系統。這些系統協調配合,使人體內各種複雜的生命活動能夠正常進行[2]。然而從量子物理學的觀點言,人實包含了為數龐大的量子子系統(quantum subsystems),使得人成為一個具有極其複雜的能量波動系統。


臺大物理系教授高涌泉在《原子中的幽靈》中文版導讀裡,對於量子系統做了如下的陳述:「在量子力學中,一個物理系統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子系統 (例如一個系統由兩個或多個粒子所組成),這些子系統不必然就會有獨立而明確的物理狀態,不論這些子系統相隔有多麼遙遠。也就是說這些子系統全部都糾纏在一起,共同構成一個不能分割的物理狀態。」[3]這段文字對於闡明性命雙修、修行原理等練氣修行等議題極其重要,本文首先探討修行的原理,以補前文《淺談練氣:氣功與修行》中對於修行的基本論述之不足處。

就物理學的觀點來看,人包括了物質(人體/肉體)與能量兩大區塊,其中,能量可以進一步區分為當代醫學已經可以測得的人體能量,如腦電波與腦磁波,以及當代醫學尚無法觸及的精、炁、神等;肉體/物質又可以進一步區分為固體、液體與氣體。另外,與修行相關的精、炁、神等能量,則可進一步區分為清濁兩大類,即清精、清炁、陽神;濁精、濁炁、陰神。而且精、炁、神等能量,和人的七情六慾、精神意識相關,不同的情緒對應不同能量的組合型態與波動。實修上,心清淨到一定的程度,任何時候,都可能觀察到中丹田內,各種情緒相關的濁炁在湧動。因此若把七情六慾、精神意識這些能量()系統也納入統計,從波粒二象性的量子觀點來看,每一個人都包含了為數龐大的量子子系統。對一般人而言,就如同高涌泉教授所說者,「我」這個量子系統的所有「子系統全部都糾纏在一起,共同構成一個不能分割的物理狀態。」但修行的奧妙就在於,透過特定的方法,人可以在有如恆河沙數的、無數的量子「我」中,剷除無法亙古長存的陰濁之「我」,最終得以尋得並獨立分離、分割出一個可以亙古長存的子「我」、真我。

佛法認為「我」這個人身乃是色(形質)、受(感覺)、想(觀念)、行(行動)、識(意識)五類,即五蘊結合而成。微觀上,「我」的新陳代謝不斷進行著、「我」的情緒不斷波動著,套用物理術語來說,每一剎那的「我」都是不同的量子系統的組合;或者說,每一剎那,「我」的七情六慾()量子子系統,皆與「色」肉體這個量子子系統「糾纏在一起」,而且每一剎那的「我」都不是前一刻的「我」,每一剎那都有「我」生、「我」滅。就微觀上來看,人生百歲也就有無量無邊、多如恆河沙數的「我」在七情六慾中生滅,這些不斷生滅的「我」都是假合、都是假「我」,而且因為「我」變化太快了,佛法乃稱「當體皆空,了不可得」。聖嚴法師曾經舉例說,我們的身心只是持續的我,不是永遠不變的同一個我,就像瀑布一樣,你老是看到那個瀑布掛在那裏,其實那個瀑布的水是不一樣的,它是虛幻的有,不是永恆不變的有。[4]

真我是什麼?筆者在<順為凡逆為仙>文中談到:「『逆練成仙』如果可行,必然存在一穩定的、有序的生命特質,而且該生命特質必然可以透過某些方法增益之」,該「穩定的、有序的生命特質」就是真我,就是人人本自俱足的真如佛性。當如實修行乃至身上有一個在六塵境界裡不被染污、不被動搖、不受境風影響的高度穩定能量場,才有可能發現個人的真我、真如佛性。又因為能量場與身體疊加在一起,所以丹經常以「不在身內,也不在身外」、「著在身上即不是,離了此身向外尋求亦不是」來描述能量場以及能量場相關的特徵,例如玄關竅、炁穴等。

聖嚴法師對於真我、掌握真我特質者的描述為:「能屈能伸、能大能小、有非常大的彈性、不拘一格、可以放可以收,像這樣子的人,應該就是最高的我。最高的我是不拘一格的我、不具形式、不具規格、不拘善惡、不拘好壞、沒有善惡、沒有好壞、做禁一切善事,他沒有覺得他做了什麼善事,看到人家做惡事,他心裡頭也不會嫉惡如仇,...不會受到善惡好壞的任何影響,最高層次的我,真正的我叫做無我,也可以說是最究竟的我,最徹底的我,在任何情況、任何時間的環境之中,他不會受到約束和影響,生起歡喜心或者是煩惱心,...這個的我可以伸、縮、左右逢源、好壞逢源、大小逢源,都是左右逢源,這時候的我是最高級的我,我們講的自在、大自在、絕對自在的我,這個真正叫做無我,...佛的層次他不需要作什麼努力,...他是順著環境的,他順大也順小,順有也順無,超越於有、無、大、小、好、壞,這是真正的我。」[5]

老子與莊子對於真我早有詳細的描述。道德經根本上即在論述道氣以及真人如何順應道氣修己治人、立身處世。而《莊子‧大宗師》通篇皆在描繪,掌握真我特質的真人其修行境界與行宜智慧:「古之真人,不逆寡,不雄成,不謨士。若然者,過而弗悔,當而不自得也。若然者,登高不慄,入水不濡,入火不熱。是知之能登假於道也若此。」、「古之真人,其寢不夢,其覺無憂,其食不甘,其息深深。真人之息以踵,眾人之息以喉。屈服者,其嗌言若哇。其耆欲深者,其天機淺。」...「古之真人,不知說生,不知惡死;其出不訢,其入不距;翛然而往,翛然而來而已矣。不忘其所始,不求其所終;受而喜之,忘而復之。是之謂不以心捐道,不以人助天。是之謂真人。若然者,其心志,其容寂,其顙頯,淒然似秋,煖然似春,喜怒通四時,與物有宜,而莫知其極。」...「古之真人,其狀義而不朋,若不足而不承,與乎其觚而不堅也,張乎其虛而不華也,邴邴乎其似喜乎!崔乎其不得已乎!滀乎進我色也,與乎止我德也,厲乎其似世乎!謷乎其未可制也,連乎其似好閉也,悗乎忘其言也。...」並以天人合一「天與人不相勝」為真人做註腳。

要如何修行真我、內我這個真如自性?在<淺談呼吸導引的要領>中,筆者提到《內經》有云:「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陰陽,呼吸精炁,獨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壽敝天地」。《內經》這段話直接告訴我們,如果能做到下列四項要求:(1)掌握天地能量與人體陰陽運化的原理"排濁納清"(2)學得呼吸精炁的方法,(3)長期遺世獨立精神內守,(4)達到筋骨皮肉與天地同質,能通天地精炁而天人合一,就可以達到真人的境界壽敝天地。所以,增益自身能量、穩定自身能量場最根本的方法,就是學得排濁納清、呼吸清陽精炁的方法。

所謂排濁,在修行層次上而言,就是佛法所談的「無我」,「無我」可以指沒有陰濁之我,也可以將「無」當成一個動詞,將「無我」當成修行的程序,不斷剷除貪嗔癡慢疑之「我」,最後心之能量場乃能達到《阿彌陀經》所說的「一心不亂」、「心不顛倒」的境界。《道德經‧日損章第四十八》:「爲道日損」也是同樣的意思。《金剛經》也說: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。功夫到了,自然外面了了分明,裡面如如不動。

1.系統分為自然系統與人為系統兩大類,係吾人有興趣研究的標的,例如宇宙的某一部分、一個原子、一個星雲、某一數量的物質、某一定量空間等皆屬自然系統;而機械系統則泛指由一群有關聯的個體組成,根據某種規則運作,能完成個別元件不能單獨完成的工作的群體。參見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B3%BB%E7%B5%B1 
3.參見http://case.ntu.edu.tw/blog/?p=18192、《原子中的幽靈》中文版導讀,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84708 
4.參見大乘第八識空與小乘第六識空的不同(聖嚴法師-大法鼓 1128)http://playkindle.com/watch/FftfowaFiGo 
5. 最高層次功德的我-真我(聖嚴法師-大法鼓0952)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dSgW5WC3zY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